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系统

覆盖六大阶段

投标策划→设计→采购→施工→验收→运维,打破数据孤岛,实现“一套模型跑全程”。

 
1. BIM+GIS融合

三维模型承载全过程数据,设计变更自动同步施工/造价系统,减少30%返工。

2. AI预控风险

基于历史项目库预测投标风险、工期延误概率(准确率≥85%),提前生成应对策略。

3. 动态资源优化

联动供应链数据,实时调配人力/设备/材料,资源闲置率下降40%。

4. 数字竣工交付

自动关联验收资料与模型构件,竣工档案交付时间从30天缩短至72小时。

 

 

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

五维融链、智控闭环

实现施工过程 “成本可知、进度可驭、物资可溯、设备可靠、安全可控” ,赋能项目精益建造。

 
1. 进度-成本双主线

BIM模型、WBS结构清单自动关联进度计划与合同预算,施工偏差实时触发成本重算。

2. 物资-设备精准协同

RFID物资进场自动关联设备调度,避免机械闲置。

3. AI风险雷达

融合图像识别(安全帽佩戴检测)+传感器数据(塔吊倾斜预警),隐患秒级告警并自动停工。

4. 成本防火墙

劳务/材料消耗超预算5%自动锁单,需项目经理二次授权。

 

资产运营管理系统

全生命周期穿透

“一图透视(资产全景)、双链融合(实物链+价值链)、三化驱动(智能化、低碳化、精益化)” 为核心,实现资产 “家底可查、价值可挖、成本可控、低碳可达” ,赋能企业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增值

 
1. 资产全景图

从项目资产转固→运维→处置全周期可视化管理,自动追踪资产状态(在用/闲置/报废)。

2. 价值动态评估

融合折旧模型+市场数据(如园区租金行情),实时计算资产净值与收益潜力。

3. 业财一体化

自动生成资产卡片、折旧凭证、租赁合同,财务合规性100%达标。

4. 闲置资产雷达

学习分析设备使用率/园区空置率,自动推送盘活方案。

 

 

一体化ERP管理系统

全链一体化

实现企业 “全链可视、风险可控、决策可依” ,推动管理模式从经验驱动数据智能驱动升级。

 
1. 业务财务深度融合

销售订单自动触发生产计划→采购申请→财务核算,消除数据孤岛,业务流转效率提升50%+。

2. 跨域协同

客商、生产、供应链等8大模块数据实时互通(供应商交货延迟自动预警生产调度)。

3. AI预测驱动

基于历史数据预测销售趋势(准确率≥90%),动态调整采购计划与生产排程。

4. 模块化架构

支持按需启用MES/WMS等子系统,无缝扩展。

 

零碳云脑能源管理系统

智碳融合

通过AI驱动"监测-优化-协同-核算"全链路闭环,实现能源动态调控与碳排精准管理,达成能效提升与碳中和双重目标。

 

1. 实时能耗监测

基于数字孪生和机器学习动态调整HVAC、照明等设备运行参数,提升能效25%-40%。

2. 策略优化‌

客商、生产、供应链等8大模块数据实时互通(供应商交货延迟自动预警生产调度)。

3. 源网荷储协同‌

聚合光伏、储能系统参与电网需求响应,实现峰谷套利与绿电消纳最大化。

4. ‌碳资产管理‌

自动生成碳足迹画像与碳账本,提供减排路径仿真,助力达成30%+碳减目标。

 

生产制造执行系统

智联·防错·溯源·增效

通过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智能协同,动态优化资源利用率,在提升50%排产效率的同时确保质量数据不可篡改。

 
1. 全流程追溯

通过RFID/二维码自动采集物料流转数据,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分钟级质量追溯;

2. 动态排产优化

联动ERP订单数据与设备实时状态,基于AI算法动态调整生产计划,提升排产效率50%;

3. ‌智能防错控制

建立工艺-物料-设备的数字映射关系,自动校验防错,物料错配率≤0.02%;

4.区块链存证

关键质检数据实时上链,确保质量记录不可篡改,符合ISO/TS 16949等认证要求。

 

物资物料管理系统

物联智控,精储速配

通过RFID+AI技术实现物料全流程智能管控,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,支撑精益生产。

 
1. 智能入库

通过RFID自动扫描识别物料信息,人脸验证操作权限,实时更新库存数据,准确率99.9%;

2. 精准定位

结合UWB室内定位技术,实时追踪物料三维坐标,查找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;

3.自动调拨

联动ERP生产计划,AI算法动态计算最优调拨路径,齐套效率提升60%;

4. 全链溯源

区块链记录物料流转全生命周期,支持分钟级反向追溯,确保JIT生产零差错。

 

DeepSeek应用系统

智融知链,自驱闭环

智能应用平台通过多模态AI与自进化决策中枢实现10倍决策效率提升,以无代码工作流和边缘计算驱动80%异常自处理与60%流程自动化,构建可信高效的行业智能中枢。

 
1. 多模态AI融合引擎

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,结合行业知识图谱实现语义级理解。支持跨模态信息关联分析,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。

2. 自进化决策中枢

于强化学习的动态优化系统,通过实时反馈数据自动调整决策模型。

3. 可视化智能工作流构建

提供拖拽式无代码开发界面,支持工作流版本管理,用户可一键部署复杂逻辑链。

4. 边缘-云协同计算框架

采用分层式AI模型部署,轻量化模型下沉至边缘设备,同时确保云端全局数据一致性。

 

智慧水厂管理系统

智控净流,碳效双优

通过AI+物联网技术实现水厂全流程智能优化与碳管理,助力水务行业降本增效20%以上、稳定达标排放,推动传统水务向数字化低碳化转型。

 
1. AI工艺优化

实时调节曝气/加药参数,吨水成本降15%-25%,药耗省10%-20%,出水100%达标。

2. 预测性维护

基于设备数据预测故障,故障率≤3%,减少非计划停机60%以上。

3. 碳追溯平台

自动生成全流程碳排放报告,支持碳减排模拟与认证。

4. 多厂协同云

通过数字孪生实现跨厂智能调度,区域运营效率提升20%。

 

智慧水网云控平台

覆盖六大阶段

投标策划→设计→采购→施工→验收→运维,打破数据孤岛,实现“一套模型跑全程”。

 
1. BIM+GIS融合

三维模型承载全过程数据,设计变更自动同步施工/造价系统,减少30%返工。

2. AI预控风险

基于历史项目库预测投标风险、工期延误概率(准确率≥85%),提前生成应对策略。

3. 动态资源优化

联动供应链数据,实时调配人力/设备/材料,资源闲置率下降40%。

4. 数字竣工交付

自动关联验收资料与模型构件,竣工档案交付时间从30天缩短至72小时。

 

城镇河道流域治理平台

覆盖六大阶段

规划评估→设计→工程实施→监测→验收→长效管护,贯通全生命周期数据,实现“一个平台管全域”。

 
1. 空天地一体化建模

融合卫星遥感+无人机航测+地面传感器数据,构建三维动态流域模型,洪涝模拟精度提升35%。

2. 智能预警决策

接入气象水文大数据,AI预测污染扩散/溃堤风险(响应速度<15分钟),自动生成应急调度方案。

3. 生态-工程协同优化

耦合生态修复方案与工程参数,动态优化清淤量、植被覆盖率等指标,降低治理成本25%。

4. 数字孪生管护

实时关联水质监测数据与模型,自动触发养护任务,问题处置效率提升60%。

 

智慧水环境管控平台

覆盖全生命周期

水质监测→预警分析→污染溯源→治理决策→效果评估→长效运维,构建闭环管理体系,实现“一平台管全域”。

 
1. 多源数据融合

物联网+遥感数据实时联动,水质超标自动触发溯源算法,污染定位效率提升50%。

2.AI精准预警

基于10年历史数据训练污染扩散模型,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准确率达90%,提前12小时生成处置预案。

3. 智能调度指挥

整合治理资源库(药剂/设备/专家),自动匹配最优治理方案,应急响应速度提高60%。

4. 三维可视化治理

污染轨迹动态叠加电子地图,治理进度实时追踪,公众监督报告生成时效缩短至1小时。

 

智慧灌区管理平台

覆盖灌区全生命周期

规划设计→工程建设→智能灌溉→节水控水→生态监测→长效运维,构建一体化数据中枢,实现"一个平台管全域"。

 
1. 智能配水模型

基于作物生长周期与水文模型,动态优化渠系水量分配,节水率达30%以上,亩均增产15%。

2. 旱涝灾害预警

接入气象水文大数据,AI预测旱涝灾害概率(精度≥90%),提前7天生成应急调度方案。

3. 生态平衡评估

自动分析灌溉退水对流域生态影响,超标排放自动告警,生态合规率100%。

4.移动运维管理

通过AR巡检眼镜自动识别泵站设备故障,运维工单处理效率提升60%。

 

农业用水综合服务平台

覆盖全生命周期

水源调度→输配水→田间灌溉→排水回收→水质监测→数据分析,打通农业用水闭环,实现“一个平台管全程”。

 
1. 物联网+遥感融合

多源数据(气象/土壤/作物)驱动智能灌溉,墒情变化自动触发阀门调控,节水20%以上。

2. AI用水决策

基于作物生长模型与历史数据,预测需水峰值(准确率≥90%),生成最优灌溉排程。

3. 动态水权交易

对接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,实时显示水权配额与交易价格,农户闲置水权转化收益提升35%。

4. 数字孪生溯源

灌溉记录、水质报告与地块GIS绑定,合规认证办理时间从15天压缩至即时生成。

 

AI精准灌溉数字化底座

覆盖全业务场景

气象监测→土壤分析→作物决策→智能调控→效果评估→持续优化,构建“数据驱动、精准执行”的闭环体系。

 
1. 多源数据融合

集成卫星遥感+物联网传感器+气象预报数据,构建田间数字孪生体,灌溉决策响应速度提升50%。

2. 智能决策模型

基于作物生长阶段与土壤墒情动态计算需水量,AI算法推荐最优灌溉方案(节水率≥25%)。

3. 自适应控制系统

联动泵站/阀门/气象站设备,实时调节水肥配比,异常工况自动预警(准确率≥90%)。

4. 效益可视化追踪

自动生成节水增产对比报告,灌溉用水效率与作物产量同步提升20%+。

 

灌区数字孪生平台

覆盖全生命周期

规划→设计→建设→调度→维护→优化,构建虚实交互体系,实现"一平台管控全流程"。

 
1. 多源数据融合

倾斜摄影+遥感+BIM构建三维数字底板,水位/墒情/气象数据实时映射,调度响应效率提升50%。

2. 智能模拟推演

基于水文模型预演旱涝灾害(仿真精度≥90%),自动生成渠道闸门调控方案,减少灾害损失35%。

3. 精准用水管理

耦合作物生长模型与气象数据,动态优化灌溉定额,年节水可达1200万m³。

4. 设备健康预警

AI分析泵站/闸门运行数据,故障提前48小时预警,运维成本降低25%。

 

智慧医疗业务系统

覆盖诊疗全流程

预约挂号→临床诊断→治疗执行→药品配送→康复管理→随访跟踪,打通医疗数据壁垒,实现“一个平台管全程”。

 
1. 电子病历+影像融合

三维人体模型集成多模态诊疗数据(CT/MRI/基因等),检查结果实时同步至各科室,诊断效率提升35%。

2. AI辅助决策

基于百万级病例库预测疾病风险(准确率≥90%),智能推荐个性化治疗方案,误诊率下降25%。

3.资源智能调度

动态匹配医护人力、手术室、药品库存,急诊响应速度提高40%,药房备药准确率达99%。

4. 全周期健康档案

自动归集检验报告、处方、康复数据,患者历史诊疗记录调取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30秒。

 

智慧医疗管理系统

覆盖诊疗全流程

患者建档→分诊→诊断→治疗→康复→随访,打通医疗数据壁垒,实现“一个平台管全程”。

 
1. 电子病历+影像融合

三维健康档案整合多模态数据,检查结果实时同步诊疗/药学系统,减少25%重复检验。

2. AI辅助决策

基于百万病例库预测并发症风险、用药过敏概率(准确率≥90%),智能生成诊疗方案。

3. 智能资源调度

联动药械库存与科室需求,动态分配床位/设备/药品,急诊响应效率提升35%。

4.数字化健康交付

自动生成个性化康复报告与随访计划,患者档案整理时间从2周压缩至1小时。

 

智慧医院运营管理系统

覆盖全生命周期

规划建设→诊疗服务→后勤管理→设备运维→成本管控→绩效分析,打通信息壁垒,实现“一体化平台管全院”。

 
1. BIM+IoT融合

医院三维数字孪生体实时对接设备运行数据,空间改造自动触发能耗/动线优化方案,降低20%运营成本。

2. AI智能预警

基于10万+临床病例库预测设备故障风险、院内感染概率(准确率≥90%),提前48小时推送处置预案。

3. 资源动态调度

智能匹配医护排班、药品库存、手术室使用等数据,急诊响应效率提升35%,耗材周转率提高50%。

4. 无纸化运维管理

自动归档设备巡检记录、能耗数据、报修工单,年度审计报告生成时间从2个月压缩至1周。

 

医学AI能力中台

覆盖诊疗全流程

科研探索→临床诊断→治疗规划→手术/用药→疗效评估→健康管理,打通多模态数据壁垒,实现"一个平台赋能全链条"。

 
1. 多模态数据融合

集成影像、病理、基因组等跨模态数据,构建患者数字孪生体,辅助诊断准确率提升35%。

2. 智能决策支持

基于千万级病例库预测并发症风险(敏感度≥90%),实时推荐个性化治疗方案。

3. 动态资源匹配

智能调配手术室、设备、药品资源,重点科室接诊效率提升50%。

4. 疗效数字追踪

自动关联随访数据与治疗记录,生成三维可视化康复图谱,评估周期缩短60%。